《》 | 日期:2018-04-16 | |||||||
感謝姚奎宇先生更正苔蘚中文俗名 | ||||||||
感謝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姚奎宇先生,依據臺灣對「苔、蘚」兩字用法之習慣,更正名錄中苔蘚之中文俗名。 說明: 臺灣與中國大陸對「苔、蘚」兩字的用法相反。臺灣以「苔」代表土馬騌類植物(Musci, Moss),以「蘚」代表地錢類植物(Hepaticae, Liverwort)。 關於與臺灣相反之用法,三好學及拓殖千嘉衛是最早將「蘚」字用於土馬騌類,「苔」字用於地前類植物的日本植物學家,但兩者皆無說明原因,而後的日本及現今中國大陸學者亦沿用而不追究。但早於三好學及拓殖千嘉衛前,已有論著〈品字箋〉(虞德升,1677)將苔蘚兩字用法明白劃分,謂「斑點者苔,成片者蘚」,由於蘚沒有莖與葉的分化,故以成片者呼之;而莖上著生許多葉的苔類,則以斑點者乎之。若為中英用字對照,最早為赫美玲於1905年編輯的字典〈A dictionary from English to colloquial mandarin Chinese〉,亦將Moss翻譯為苔。 根據苔蘚兩字本意,臺灣對苔蘚兩字用法才是正確合理,因此臺灣物種名錄現亦採用臺灣習慣之用法,以「苔」代表土馬騌類植物(Musci, Moss),以「蘚」代表地錢類植物(Hepaticae, Liverwor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