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錄提供: |
李奇峰 , 李香瑩2011-11-25增中文名
|
|
同種異名: | Paratrachelophorus katoi, Paratrachelophorus katonis, Paratrachelophorus vossi
|
文獻: |
Miwa, Y. 1931. A systematic catalogue of Formosan Coleotpera. The Institute Taihoku, Formosa 359 pp. |
物種編號: |
330323 |
|
 |
台灣特有 |
 |
原生種 |
|
|
|
推薦連結: |
台灣生物多樣性網絡(TBN) |
讀者回應: |
(iNat)
盧俊賓 2011-12-10上傳 林孫鋒 2021-12-11上傳 林孫鋒 2021-12-11上傳 林孫鋒 2021-12-11上傳 王江森 2022-01-16上傳 王江森 2022-01-16上傳 王江森 2022-01-16上傳 王江森 2022-01-16上傳
| |  | 陳紀緯 (45727189scsc@gmail.com) 2022-05-09 10:01:45 [我要修改] |
| 雄蟲體長13 - 16 mm,雌蟲體長6 - 11mm,體色
棕紅色,雄蟲頭部細長如頸,雌蟲較短,前胸背板紅褐色無斑紋,腹背紅褐色具突起的縱溝條紋,各腳紅褐色,腿節的前後端部具黑斑。本種普遍分布於平地至低海拔山區, 寄主植物為山桂花、朴、水金京、樹杞、台灣山香圓、九節木、紅楠等多種植物,其中以山桂花及水金京較容易看到。成蟲白天會躲藏於葉背,遇到騷擾會裝死掉落地面,習性機警;雌蟲會捲葉築巢產卵,巢形筒形,掛在樹上像搖籃,所以有搖籃蟲之稱 。 捲葉象鼻蟲捲葉築巢的過程十分有趣,對於觀察昆蟲是一個很有趣的教材。本屬有3種,另2種型態不明。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