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ingdom Animalia 動物界 |
|
Phylum Chordata 脊索動物門 |
 Class Actinopterygii 條鰭魚綱 |
  Order Clupeiformes 鯡形目
|
   Family Engraulidae 鯷科
|
    Genus Engraulis 鯷屬
|
   
Engraulis japonicus Temminck & Schlegel, 1846 日本鯷(苦蚵仔;鰯仔;片口;鱙仔;姑仔;黑鱙;苦蠔仔;厚殼鱙) |
名錄提供: |
邵廣昭 P. L. Lin 2012-03-02更新
|
|
同種異名: | Anchoa guineensis, Anchoviella guineensis, Atherina japonica, Clupea encrasicolus, Engraulis amara, Engraulis argyrophanus, Engraulis capensis, Engraulis encrasicholus, Engraulis encrasicholus ponticus, Engraulis encrasicolus, Engraulis encrasicolus russoi,
| 誤用/誤植: | Engraulis japonica
|
文獻: |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中國動物誌-鱘形目; 海鰱目; 鯡形目及鼠鱚目(張, 2001) |
形態特徵: |
體延長成圓筒狀,略側扁,腹部圓而無稜鱗,尾鰭基部有兩大型鱗片。頭稍大。眼大,眼徑大於吻長。吻尖圓。口大,前下位,上頜突出於下頜,上頜骨延長止於上鰓蓋骨前緣。鰓耙細長而密。體被圓鱗,鱗小而薄,易脫落,無側線。背鰭起始於體中部,具軟條14-15;臀鰭起於背鰭基部後之下方,具軟條16-18;尾鰭叉型。體背藍黑色,腹面銀白,體側具一青黑色寬縱帶。各鰭半透明。 |
棲所生態: |
近海洄游性魚類,有時可外游至離岸1000公尺;一般多在表層活動,但有時可降至200公尺深之海域。以濾食浮游動物為食,主要是橈腳類及海洋生物之卵及幼生。次年初春時即成熟,大量由日本海域南下產卵,會引來大量鯖、鰺、鬼頭刀等魚類掠食。 |
地理分布: |
分布於西北及中太平洋區(50°N~7°S),日本到臺灣北部沿海最常見;菲律賓、印尼地區罕見。臺灣盛產於新竹以北、東北部及東部海岸線。 |
利用: |
每年二至三月日本鯷成魚會大量洄游至臺灣東北部產卵,在春季成為宜蘭地區魩鱙漁業的主要組成。主要漁法為大目袖網、流袋網、手叉網、棒受網等。多製成魚乾,炒辣椒或煮湯調味用。 |
物種編號: |
380976 |
|
推薦連結: |
臺灣魚類資料庫 世界魚庫 FishBase Discover Life 全球海洋物種登錄資料庫 台灣生物多樣性網絡(TBN) |
讀者回應: |
(iNa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