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錄提供: |
曾晴賢 P. L. Lin 2012-03-05修訂, 臺灣物種名錄2020-12-31增中文名
|
|
文獻: |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臺灣淡水及河口魚類誌(陳&方, 1999) |
形態特徵: |
體較為延長,前部扁平,後部側扁。頭部至腹鰭之間的身體呈三角形,腹面頗為平坦。頭中大,平扁。吻部略呈圓弧狀。口下位,口裂略呈弧狀。上頜上方的腹面具2-3對短鬚。體被細小圓鱗,頭部及胸部的內側均裸出無鱗。側線完全。背鰭基部較短,起點在腹鰭起點之後上方,軟條 3(不分枝軟條)+ 8(分枝軟條);臀鰭3(不分枝軟條)+ 5(分枝軟條);腹鰭向兩側平展,內側互相靠近,在基部癒合,後緣則分離,6-7(不分枝軟條)+ 10-12(分枝軟條);胸鰭寬大而平展,末端已達腹鰭基部;尾鰭凹形。體呈淺褐色或灰黑色,雄魚體背及頭具有蠕狀的波浪紋,偶有半圓之白斑;各鰭淡黃褐色,背、尾鰭具有黑白相間之條紋。 |
棲所生態: |
初級淡水魚。喜好棲息於河川的中、上游湍急的河段。底棲性,常以扁平的身體及胸、腹鰭平貼在石頭上。雜食性,以刮食石頭上之藻類,以及捕食水生昆蟲、或攝食有機碎屑等為食。 |
地理分布: |
臺灣特有種。分布於臺灣東部的溪河中、上游。 |
利用: |
魚體較小,食用價值低,但其體色花紋富變化,生活習性特殊,或可飼養成觀賞魚。 |
物種編號: |
380992 |
|
|
IUCN 紅皮書 VU D2 |
|
法定珍貴稀有野生動物
正式名錄請依照農委會公布為準
|
| 魚類評估,2012:EN | | 紅皮書評估,2017:EN |  |
台灣特有 |
|
|
|
推薦連結: |
臺灣魚類資料庫 世界魚庫 FishBase Discover Life |
讀者回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