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錄提供: |
邵廣昭 P. L. Lin 2013-01-31修訂
|
|
同種異名: | Caelorinchus brevirostris
|
文獻: |
邱美倫(2002)碩士論文 |
形態特徵: |
體延長而側扁,尾長如帶,愈往後愈尖細。頭中大。吻中長,淺平;吻尖端之稜鱗為菱形,短小稍尖。吻部前端之鼻中脊兩旁有無鱗溝;鼻骨前側邊緣不完全披骨支托。頭部腹面裸出。鼻窩被鱗。眼中大,眼徑略大於眼間寬;眶下稜脊粗厚,延伸至前鰓蓋骨下緣,無強棘刺。口小。體鱗覆有5-7列散射型尖銳棘刺背鰭之第II硬棘甚長,在同屬種類中屬比例最長的一種,長度為頭長的1.3倍;第二背鰭發達,高度與臀鰭軟條等長。肛門位於臀鰭起點。發光器長度越過腹鰭基底延伸至峽部。體色淡而蒼白,無任何斑紋;第一背鰭暗黑色;第II硬棘黑色。 |
棲所生態: |
主要棲息於400-600公尺深泥砂底質、水溫5-7℃的水域。深海底棲性魚類,以小型之多毛類、甲殼類及明蝦為主食。 |
地理分布: |
目前僅發現於臺灣東北部海域。 |
利用: |
一般以底拖網捕獲,不具食用價值,通常做為下雜魚用。 |
物種編號: |
381048 |
|
 |
海洋物種 |
 |
原生種 |
|
|
|
推薦連結: |
臺灣魚類資料庫 世界魚庫 FishBase Discover Life 全球海洋物種登錄資料庫 |
讀者回應: |
(iNa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