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錄提供: |
林沛立 P. L. Lin 2012-03-09更新
|
|
同種異名: | Syngnathus serratus
|
文獻: |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Fishes of Japan(Nakabo, 2002); Fishbase(2005); 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4(FAO,1999) |
形態特徵: |
體特別的延長和纖細,無鱗,由一系列的骨環所組成;軀幹部的上側稜與尾部上側稜不相連接,體環於背鰭基底處拱起,下側稜終止於尾環,中側稜與尾部下側稜相接。吻稍長,頭長約為其2.2-2.8倍;吻部背中稜完全,呈鋸齒狀,在鼻孔附近些微隆起。主鰓蓋具一隆起而向上彎曲之稜背。體環邊緣平滑;或有皮瓣,或無。骨環 21-23 + 41-48;背鰭鰭條數 24-29;胸鰭鰭條數 14-18;尾鰭鰭條數9。體呈褐色,有時混雜一些淡色斑駁;吻上緣淡色;體側具12-13條暗色橫帶,或不顯。 |
棲所生態: |
主要棲息於岩礁的周圍、底部多碎石或砂泥底質的水域。 |
地理分布: |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用印度南部與斯里蘭卡,北至韓國與日本。除東部外,臺灣各地沿岸常見。 |
利用: |
小型魚類,偶為潛水捕獲,除學術研究及水族觀賞外,不具食用價值。 |
物種編號: |
381129 |
|
推薦連結: |
臺灣魚類資料庫 世界魚庫 FishBase Discover Life 全球海洋物種登錄資料庫 台灣生物多樣性網絡(TBN) |
讀者回應: |
(iNa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