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錄提供: |
陳正平 P. L. Lin 2006-06-03更新
|
|
同種異名: | Acanthurus flavescens
|
文獻: |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Fishes of Japan(Nakabo, 2002) |
形態特徵: |
體呈卵圓形而側扁。口小,端位,上下頜齒較大,齒固定不可動,扁平,邊緣具缺刻。背鰭及臀鰭硬棘尖銳,各為V棘及III棘,而前方軟條較後方延長,呈傘形;腹鰭I,5;尾鰭截平。尾棘在尾柄前部,稍可活動。幼魚及成魚體、頭部及各鰭皆一致呈鮮黃色;胸鰭有狹暗緣;尾柄棘白色。 |
棲所生態: |
主要棲息於珊瑚繁生的潟湖及面海的礁區,棲息深度由2至46公尺左右。通常單獨或成一小群優游於藻叢間。以絲狀藻為食。 |
地理分布: |
分布於太平洋區,包括琉球、臺灣、馬歇爾、馬里安那、威克及夏威夷群島等。臺灣分布於南部、蘭嶼及綠島等。 |
利用: |
一般以流剌網、陷阱法或潛水鏢魚法均可捕獲。觀賞及食用兼具。但一般以做為觀賞用魚為主。 |
物種編號: |
381294 |
|
推薦連結: |
臺灣魚類資料庫 世界魚庫 FishBase Discover Life 全球海洋物種登錄資料庫 台灣生物多樣性網絡(TBN) |
讀者回應: |
(iNa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