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錄提供: |
邵廣昭 P. L. Lin 2006-06-03更新
|
|
同種異名: | Herklotsina viridianguilla
|
文獻: |
Fishbase(2006); Fishes of Japan(Nakabo, 2002); 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6(FAO, 2001) |
形態特徵: |
體極延長,稍側扁。口大,下頜突出,末端延伸至眼前緣下方;上下頜具絨毛狀細齒,前端齒較弱。鰓裂甚寬;鰓膜與喉峽部游離;鰓耙細長,約22-32;擬鰓大形。體被小圓鱗;側線高位,離背鰭基僅2鱗片距離,至尾柄陡降至尾鰭基中央。背椎骨數 27-30 + 22-25 = 51-55。背鰭單一,起點在胸鰭基上方,基底甚長但無硬棘,具軟條40-42,背鰭基部另具一淺溝;臀鰭短,基底長約為背鰭基底長的1/2,具軟條14-16;胸鰭短而尖;腹鰭缺如;尾鰭小,淺分叉。體淡黃綠色。背鰭鮮黃色,基底暗色;胸及臀鰭黃色。 |
棲所生態: |
主要棲息於沙質底質的淺水域內。通常會形成魚群,當危險時會潛進沙中躲藏。 |
地理分布: |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香港、臺灣、印尼與澳洲西北部。臺灣分布於澎湖海域。 |
利用: |
肉質細緻之小型魚,唯量不大,無經濟價值性,僅作學術研究。 |
物種編號: |
381312 |
|
 |
海洋物種 |
 |
原生種 |
|
|
|
推薦連結: |
臺灣魚類資料庫 世界魚庫 FishBase Discover Life 全球海洋物種登錄資料庫 台灣生物多樣性網絡(TBN) |
讀者回應: |
(iNa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