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錄提供: |
陳正平 P. L. Lin 2012-12-06修訂
|
|
文獻: |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Fishbase(2006); Myers, R.F., 1991. Micronesian reef fishes.. Second Ed. Coral Graphics, Barrigada, Guam. 298 p. |
形態特徵: |
體長形;鰓孔完全在胸鰭基上方。下頜鬚具3-4分支;前鰓蓋骨、眼眶間隔、眼眶後﹑背鰭前、頸部和後顳區具鬚;眼眶上不具鬚。上顳骨感覺孔3。D. XII, 21; A. II, 21; P. 14; V. I, 3。背鰭第一棘不延長,較第二與第四棘短。體色淺褐色,鰓蓋有一小於眼徑的黑斑,自吻部經眼、鰓蓋斑至尾柄有淺藍色至灰點的縱帶,末端在尾鰭基部形成黑斑,色帶紋上方的體色為淺黃色;背鰭和臀鰭橄欖色;背鰭第I棘末稍有小黑點,胸鰭和腹鰭無斑點。 |
棲所生態: |
主要棲息於沿岸珊瑚礁,深度約可達9公尺,以藻類、碎屑和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本種魚具防備用的犬齒,雖不會主動攻擊,一旦被觸摸則會被咬上一口,而這些行為如同其多變的體色一樣,都是一種模倣稀棘鳚屬(Meiacanthus)的擬態行為,是海濱的危險生物。雄魚會使用貝殼來築巢,甚至是圓口的空罐也常被使用。 |
地理分布: |
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包括日本及臺灣。臺灣分布於東北部及北部等海域。 |
利用: |
小型魚類,僅具學術研究價值。 |
物種編號: |
381443 |
|
推薦連結: |
臺灣魚類資料庫 世界魚庫 FishBase Discover Life 全球海洋物種登錄資料庫 |
讀者回應: |
(iNa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