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錄提供: |
邵廣昭 P. L. Lin 2006-06-03更新
|
|
同種異名: | Foetorepus delandi
|
文獻: |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Fishbase(2006) |
形態特徵: |
體延長,縱扁。眼極大。鰓孔下側位。枕骨區具兩個窄三角形骨質稜脊。前鰓蓋骨強棘末端向上,近垂直,腹緣及基部平滑,背緣具一個稍彎曲棘突。側線單一,從枕骨區到尾鰭第5分叉鰭條末端,枕骨區具一橫向側線,將兩側側線相連。第一背鰭低,短於第二背鰭;第二背鰭鰭緣稍凹,雄魚第1軟條延長;背鰭鰭條均分支;臀鰭除最後一鰭條外,均不分支;尾鰭不對稱,雄魚延長。保存標本體背具五個不規則深色斑,腹部色淡;第一背鰭色淡,第I棘具5個小黑點;第二背鰭色淡,鰭緣黑色;臀鰭透明,近鰭緣處具一寬的黑縱帶;尾鰭上半部2/3灰色,下半部1/3黑色。 |
棲所生態: |
主要棲息於較深的砂泥底水域,以底棲生物為食。 |
地理分布: |
分布於中西太平洋區,包括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及臺灣南部。 |
利用: |
小型魚類,僅具學術研究價值。 |
物種編號: |
381498 |
|
 |
海洋物種 |
 |
原生種 |
|
|
|
推薦連結: |
臺灣魚類資料庫 世界魚庫 FishBase Discover Life 全球海洋物種登錄資料庫 台灣生物多樣性網絡(TBN) |
讀者回應: |
(iNa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