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錄提供: |
邵廣昭 P. L. Lin 2006-06-03更新
|
|
同種異名: | Chorinemus tol, Scomberoides formosanus, Scomeroides tol
|
誤用/誤植: | Chorinemus tala
|
文獻: |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Lin & Shao(1999) |
形態特徵: |
體延長,甚側扁。背部輪廓在近眼處稍凹入。吻尖,長於眼徑。下頜突出於上頜,上頜末端延伸至眼中部瞳孔後緣之下方。脂性眼瞼不發達。上下頜、鋤骨、腭骨和舌面均具齒。頭部無鱗,體則被針形小圓鱗,多少埋於皮下。側線在胸鰭上方微彎,無稜鱗。第一背鰭具6-7硬棘,棘間無膜相連,僅有一小膜與基底相連。第二背鰭與臀鰭同形且約略等長,後半部各有8-12個半分離鰭條,但無真正離鰭亦無凹槽。體背藍黑色,腹部銀白色。頭側眼上緣具一黑色短縱帶;新鮮時,體側另具一列黑色圓斑,其4-5個在側線上,餘皆在側線上方,但死後會逐漸消失,此外幼魚期是完全沒有圓斑。 |
棲所生態: |
棲息於沿岸表層水域。主要以小魚為食。 |
地理分布: |
廣泛分布於印度-澳洲間之熱帶及亞熱帶海域。臺灣各地均產,尤其西南部及南部較多,其餘海域也可發現,是常見之魚種。 |
利用: |
一般漁法以流刺網、定置網、拖網及一支釣捕獲。煎食較宜。 |
物種編號: |
381546 |
|
推薦連結: |
臺灣魚類資料庫 世界魚庫 FishBase Discover Life 全球海洋物種登錄資料庫 台灣生物多樣性網絡(TBN) |
讀者回應: |
(iNa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