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錄提供: |
邵廣昭 P. L. Lin 2006-06-03更新
|
|
同種異名: | Cepola indica
|
文獻: |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
形態特徵: |
體甚延長而側扁,呈帶型,體長可達體高7.4倍以上。口裂寬大而傾斜,吻極短。頜齒細弱,1列,尖端微向後彎;鋤骨及腭骨均無齒。前鰓蓋骨下角具1棘,後緣鋸齒狀,約具6強棘。前頜骨與上頜骨間無黑斑。鰓裂大,鰓膜彼此分離,且與峽部分離。肛門位於胸鰭下方。體被細小圓鱗。背鰭及臀鰭基底長,並與尾鰭相連,無硬棘,僅有鰭條,但分節不明顯,後端鰭條也不分支;背鰭軟條數83-85;臀鰭軟條數93-100;尾鰭尖形。體一致為橘紅色,背部色深,腹部較淡;體側具十數條橘黃色橫帶;背鰭前部不具黑斑點,若有也小而不明顯。 |
棲所生態: |
棲息於深度達300公尺左右之砂底或泥底質水域的底棲性魚類。通常挖掘洞穴,藏身其中,並以頭上尾下的立姿於洞穴周緣捕食獲物。 |
地理分布: |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南非、印度、臺灣及日本等國。臺灣離島之澎湖有記錄。 |
利用: |
一般以底拖網捕獲,魚体不大,數量不多,不具經濟價值,以下雜魚處理之。 |
物種編號: |
381563 |
|
 |
海洋物種 |
 |
原生種 |
|
|
|
推薦連結: |
臺灣魚類資料庫 世界魚庫 FishBase Discover Life 全球海洋物種登錄資料庫 台灣生物多樣性網絡(TBN) |
讀者回應: |
(iNa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