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錄提供: |
邵廣昭 P. L. Lin 2006-06-03更新
|
|
文獻: |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Fishbase(2006); Fishes of Japan(Nakabo, 2002) |
形態特徵: |
體細長;吻尖,上頜的末端有一肉狀突起,使上頜較下頜突出。眼睛突起。鰓膜分離,自喉峽部游離,鰓被架數7。身體覆滿鱗片;側線自背鰭後逐漸下降,延伸至尾柄處。背鰭單一,基底甚長,臀鰭和背鰭相對,軟條數分別為25-26及27-29。除腹鰭外,各鰭均無硬棘。脊椎骨數41。體灰白色,體背側具許多鞍狀斑,至少一些鞍狀斑明顯的連接至側線。 |
棲所生態: |
主要棲息於沙或礫石底部之上的區域,是一種善於隱藏的魚種。棲息深度從水淺的潮池到至少 150 公尺的海域。其尖的吻被用來掘洞穴;眼為觀察獵物而方向朝上。 |
地理分布: |
分布於西太平洋區,由日本到澳洲與科瑪狄克群島,以及東加。臺灣分布於北部、南部、東北部及蘭嶼等海域。 |
利用: |
小型魚,無經濟價值性,僅作學術研究。 |
物種編號: |
381639 |
|
推薦連結: |
臺灣魚類資料庫 世界魚庫 FishBase Discover Life 全球海洋物種登錄資料庫 台灣生物多樣性網絡(TBN) |
讀者回應: |
(iNa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