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錄提供: |
邵廣昭 P. L. Lin 2006-06-03更新
|
|
同種異名: | Echeneis chiromacer, Echeneis fasciata, Echeneis fusca, Echeneis guaican, Echeneis lunata, Echeneis metallica, Echeneis naucratus, Echeneis neucrates, Echeneis scaphecrates, Echeneis vittata, Echensis naucrates,
|
文獻: |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4(FAO,1999) |
形態特徵: |
體極為延長,頭部扁平,向後漸成圓柱狀,頂端有由第一背鰭變形而成的吸盤,其鰭條由盤中央向兩側裂生成為鰭瓣(laminae)約有21-28個;尾柄細,前端圓柱狀,後端漸側扁。吻平扁,前端略尖。口大,口裂寬,不可伸縮,下頜前突;上下頜、鋤骨、腭骨及舌上均具齒。體被小圓鱗,除頭部及吸盤無鱗外,全身均被鱗。背鰭兩個,第一背鰭變形而成吸盤,第二背鰭和臀鰭相對;腹鰭胸位,小形;胸鰭尖圓;尾鰭尖長。體色棕黃或黑色,體側經常有一暗色水平狹帶,較眼徑為寬,由下頜端經眼達尾鰭基底。 |
棲所生態: |
大洋性魚種,通常單獨活動於近海之淺水處,也會吸附在大魚或海龜等宿主身上,隨著宿主四處游盪,宿主的變化很大,鯨、鯊、海龜、翻車魚,甚至於小船都可能是寄宿的對象,或隨潛水夫活動。以大魚的殘餘食物、體外寄生蟲為食,或者自行捕捉淺海的無脊椎動物。 |
地理分布: |
分布於全世界溫暖之各海域。臺灣周邊海域均有。 |
利用: |
可以供食用,但肉質並不很好,反而是長印魚可以吸附在大魚身體上的特異生態,使得它深受大型水族館的歡迎。 |
物種編號: |
381644 |
|
推薦連結: |
臺灣魚類資料庫 世界魚庫 FishBase Discover Life 全球海洋物種登錄資料庫 台灣生物多樣性網絡(TBN) |
讀者回應: |
(iNa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