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錄提供: |
邵廣昭 P. L. Lin 2006-06-03修訂
|
|
同種異名: | Acinacea notha, Gempylus coluber, Gempylus notha, Gempylus ophidianus, Lemnisoma thyrsitoides
|
文獻: |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6(FAO, 2001); Fishes of Japan(Nakabo, 2002) |
形態特徵: |
體極為延長而側扁,背、腹輪廓平直,尾柄無稜脊;體長約為體高之16倍。頭尖窄而側扁。吻尖突。口裂大,平直;下頜突出於上頜;上下頜具大小不一之犬齒。側線二條,上側線沿著背鰭基部,下側線位於體側中央線。第一背鰭具棘XXVIII-XXXII;第二背鰭硬棘I, 軟條11-14,離鰭5-7;臀鰭硬棘III, 軟條10-13,離鰭5-7;腹鰭小,具I,3;尾鰭深叉。體一致為帶明亮光澤之黑褐色。 |
棲所生態: |
近海大洋性中表層洄游魚種,一般棲息深度在0-200公尺間,可棲息於更深海域。獨游性。成魚於夜間遷移至水表層,仔魚及幼魚則於日間停留於水表層。以鯡、鯷等小魚、甲殼類及烏賊等為食。 |
地理分布: |
廣泛分布於全世界熱帶及亞熱帶海域。臺灣分布於北部、東北部及南部。 |
利用: |
一般為底拖網、延繩釣或鮪釣之意外漁獲物,食用魚,但不宜生食,是次要之經濟魚種,主要以加工食之。 |
物種編號: |
381671 |
|
|
IUCN 紅皮書 LC |
 |
海洋物種 |
|
|
|
推薦連結: |
臺灣魚類資料庫 世界魚庫 FishBase Discover Life 全球海洋物種登錄資料庫 |
讀者回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