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錄提供: |
陳義雄 P. L. Lin 2006-06-03更新
|
|
同種異名: | Eviota pellucidus
|
文獻: |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
形態特徵: |
背鰭VI-I, 8;臀鰭I, 7;胸鰭15-16;腹鰭I, 4;尾鰭11;縱列鱗22-23;體細長而後側扁;眼大;吻短吻端鈍;第一背鰭前3根硬棘延長,背鰭與臀鰭的軟條均向後延伸,約達尾鰭基部;腹鰭延長達臀鰭,腹鰭鰭條分離但由鰭膜相連;體呈透明玫瑰粉紅色,頭部具有一紅色縱帶自吻端至鰓蓋,另有二紅色縱帶自吻端延伸至眼眶;背鰭中央至腹部中間分布一系列的紅斑;尾鰭亦有許多淡色紅斑。(2019/9/3)
|
棲所生態: |
主要棲息在水深3-12公尺深的岩礁、礁沙混合區域,屬底棲性魚類。肉食性,以小型底棲無脊椎動物為食。 |
地理分布: |
分布西太平洋熱帶海域,台灣目前發現於南沙周圍海域。 |
物種編號: |
381756 |
|
推薦連結: |
臺灣魚類資料庫 世界魚庫 FishBase Discover Life 全球海洋物種登錄資料庫 台灣生物多樣性網絡(TBN) |
讀者回應: |
(iNa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