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錄提供: |
陳正平 P. L. Lin 2011-09-07修訂
|
|
同種異名: | Diagramma cinctum, Plectorhynchus cinctus
|
文獻: |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福建魚類誌(朱等, 1985); Fish of Japan(Nakabo, 2002) |
形態特徵: |
體延長而側扁,背緣隆起呈弧形,腹緣圓。頭中大,背面隆起。吻短鈍而唇厚,隨著成長而腫大。口小,端位,上頜突出於下頜;頜齒呈多行不規則細小尖錐齒。頤部具6孔,但無縱溝亦無鬚。鰓耙細短,第一鰓弓鰓耙數6-8+1+14-15。體被細小弱櫛鱗,側線完全,側線鱗數53-57。背鰭單一,中間缺刻不明顯,無前向棘,硬棘數XII,軟條數15-17;臀鰭基底短,鰭條數III+7-8;尾鰭近截平。頭及體側灰白色。體側具3條斜帶:第一條由頭部橫過眼部而斜向口角;第二條由背鰭起始部斜向後方至臀鰭基底;第三條由背鰭第III-VI棘下方斜向後方至尾鰭基部。體背側散布許多黑色小點,尤以後部為甚。背及尾鰭灰黃色且散布許多黑色小點;腹鰭灰黑色;臀鰭內側灰白色,外側灰黑色。 |
棲所生態: |
主要棲息於沿岸的岩礁區,分布深度在50公尺內的水域,在臺灣的人工魚礁數量頗多。屬於肉食性的魚類,以甲殼類及小魚為食。每年的5-6月間為其產卵季。 |
地理分布: |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由琉球至南中國海,以及斯里蘭卡和阿拉伯海。臺灣西部、北部、南部及澎湖礁岩地區皆有分布。 |
利用: |
相當美味可口的食用魚,煎食或清蒸皆食,為高經濟價值魚類。 |
物種編號: |
381894 |
|
 |
海洋物種 |
 |
原生種 |
|
|
|
推薦連結: |
臺灣魚類資料庫 世界魚庫 FishBase Discover Life 全球海洋物種登錄資料庫 |
讀者回應: |
(iNa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