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錄提供: |
邵廣昭 P. L. Lin 2011-09-09更新
|
|
同種異名: | Dules argenteus, Dules bennetti, Dules taeniurus, Dules taeniurus malpeloensis, Kuhila mugil, Kuhlia arge, Kuhlia sterneckii, Kuhlia taeniura, Perca argentea, Sciaena mugil
|
文獻: |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
形態特徵: |
體延長而側扁,呈紡錐形。頭中大。吻長較眼徑略短,或相等。上頜骨向後達瞳孔之前緣下方。眶前骨及前鰓蓋骨邊緣具鋸齒。體被中小型櫛鱗,頰部、鰓蓋及鰓蓋下骨均具鱗;側線完全而平直,僅於胸鰭上方略向上彎曲;背、臀鰭基部均具鱗鞘。背鰭單一,硬棘部和軟條部間具缺刻,硬棘X,軟條數9-11;臀鰭硬棘III,軟條數10-11;尾鰭深叉形。體青色,下部銀白色。各鰭淡黃色,背、臀鰭具不顯之黑色緣;尾鰭上下葉各有2條黑色帶,而中間另有一黑縱帶。 |
棲所生態: |
主要棲息於熱帶沿岸水域,群游性魚種,由潮池到幾公尺深之淺水域,亦喜好棲息於河口區的汽水域,但不溯入河川中;幼魚則常出現於潮池。一般在夜間覓食,以小魚、甲殼類等為攝食對象,是種貪吃的魚種。 |
地理分布: |
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海域,自紅海、東非洲至加拉巴哥群島,北至日本南部,南至羅得豪及拉帕島。臺灣各地河口、沿岸及離島均有分布。 |
利用: |
一般以流刺網或一支釣均能捕獲。每年2-4月為盛漁期。為味美之食用魚,煮湯可口。少數人將其蓄養觀賞。 |
物種編號: |
381908 |
|
推薦連結: |
臺灣魚類資料庫 世界魚庫 FishBase Discover Life 全球海洋物種登錄資料庫 台灣生物多樣性網絡(TBN) |
讀者回應: |
(iNa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