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錄提供: |
陳麗淑 P. L. Lin 2006-10-31更新
|
|
同種異名: | Cheilinus calophthalmus, Cheilinus ketlitzii, Cheilinus sanguineus
|
文獻: |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Fishbase(2006)  Randall, J.E., G.R. Allen and R.C. Steene, 1990. Fishes of the Great Barrier Reef and Coral Sea..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Honolulu, Hawaii. 506 p |
形態特徵: |
體延長而呈長卵圓形;吻稍尖,口端位或下頜稍突出,頭部自口至眼上方之背面輪廓稍凹;標準體長為體高的2.4-3.0倍。鼻孔每側 2個。上下頜各具錐形齒一列,前端各有一對大犬齒。前鰓蓋骨邊緣具鋸齒;左右鰓膜癒合,不與峽部相逢。體被大形圓鱗;頭部眼上方被鱗。D. IX, 10;A. III, 8; P. 11-12;L.l. 15-16+6-8;G.R. 4+6;尾鰭圓形,成魚僅上緣略呈絲狀;成魚腹鰭第一軟條不延長而向後達肛門。體橄欖綠至紅褐色,具白色小點;上唇每側前方具一黑褐色斑點;眼後方常有 2條短黑線;幼魚體側後中央具 3個小黑點;背鰭第I與第II棘間膜具黑褐斑。 |
棲所生態: |
主要棲息於向海的礁坡,且在珊瑚茂密的水域活動,深度約1-40公尺左右的水層。生性害羞,因此行動較為隱密,日行性的它即使在大白天也很少會遠離居住地覓食,略尖的小嘴正好方便啃食躲在礁石邊的蝦、蟹、貝類等的無脊椎動物,偶爾也會吃些小魚當點心,屬肉食性魚。 |
地理分布: |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由東非到馬貴斯及社會群島,北至日本琉球與臺灣,南至澳洲大堡礁。臺灣除西部及北部外,各地海域皆有分布。 |
利用: |
中小型之隆頭魚,以一支釣、延繩釣或潛水鏢魚較有可能捕獲。可被當作觀賞魚,亦可食用,但產量較少。 |
物種編號: |
381939 |
|
推薦連結: |
臺灣魚類資料庫 世界魚庫 FishBase Discover Life 全球海洋物種登錄資料庫 台灣生物多樣性網絡(TBN) |
讀者回應: |
(iNa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