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錄提供: |
陳麗淑 P. L. Lin 2006-10-31更新
|
|
同種異名: | Cheilio auratus, Cheilio bicolor, Cheilio cyano-chloris, Cheilio cyanochloris, Cheilio forskalii, Cheilio fuscus, Cheilio hemichrysos, Cheilio innermis, Cheilio microstoma, Cheilio ramosus, Cheilio udanad,
|
文獻: |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Fishbase(2006)  Randall, J.E., G.R. Allen and R.C. Steene, 1990. Fishes of the Great Barrier Reef and Coral Sea..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Honolulu, Hawaii. 506 p |
形態特徵: |
體延長成圓柱形,稍側扁。吻長。頭尖。口極寬;上下頜具一列齒,上下頜前方各具一對犬齒。幼魚前鰓蓋平滑,成魚則具鋸齒。鰓膜與峽部游離。體被中型鱗,頭部無鱗,僅前鰓蓋具一列鱗,鰓蓋上部具些列鱗;背鰭與臀鰭有鞘鱗,尾鰭基部被較小鱗。D. IX, 13;A. III, 12;L.l. 46-48;胸鰭短圓;腹鰭極短;尾鰭稍圓。體色多變,雄魚體呈淡黄、橙色、黑褐色或白色;胸鰭後方有一黑斑;喉峽部及腹部色較淡;背鰭及臀鰭色淡具網紋;尾鰭黑褐色。雌魚色淡;從上頜經眼下緣、胸鰭基上緣至尾鰭基中央具一列黑色小點;黑點上方體色為淡褐色或黄綠色,黑點下方為白色;各鰭色淡。 |
棲所生態: |
主要棲息於溫暖的珊瑚礁區。喜獨居,經常漫游在0-30公尺的礁區,尤其是被海藻覆蓋的海床或海草叢生的海中森林,以及沈積在海下的垃圾堆等。善於偽裝的它,體色也能隨著背景環境而改變;它常停游不動,躲在藻堆中,渾然就像是天地裡的一枝草、一棵樹般。以底棲甲殼類、貝類等為食。 |
地理分布: |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由紅海及東非到夏威夷及依斯特群島,北至日本琉球與臺灣海域等。臺灣除西部外,各地海域皆有分布。 |
利用: |
長長的且泛著青黃光芒的身軀,在水中游動時,閃閃動人,所以又稱管唇魚為「金梭鯛」,是水族館常常展示的魚種。 |
物種編號: |
381942 |
|
推薦連結: |
臺灣魚類資料庫 世界魚庫 FishBase Discover Life 全球海洋物種登錄資料庫 台灣生物多樣性網絡(TBN) |
讀者回應: |
(iNa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