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錄提供: |
邵廣昭 P. L. Lin 2006-06-03修訂
|
|
同種異名: | Dentex griseus, Gymnocranius griserus, Gymnocranius orbis, Lobotes microprion
|
文獻: |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5(FAO, 2001) |
形態特徵: |
體略延長而呈橢圓形。吻尖。眼大,下緣不及吻端至尾叉中央部位的平行線。口端位;兩頜具犬齒及絨毛狀齒,下頜犬齒向外;上頜骨上緣平滑。頰部具鱗4列;胸鰭基部內側不具鱗;側線鱗數46-48;側線上鱗列數5.5。背鰭單一,不具深刻,具硬棘X,軟條10;臀鰭硬棘III,軟條10;胸鰭軟條14;尾鰭分叉,兩葉先端尖。體一致為銀白色至灰色,體背有時呈淡褐色;體側散在5-8橫向黑色斑駁。各鰭透明至淡黃褐色,有時亦有黑色斑駁。 |
棲所生態: |
主要棲息於沿岸及近海礁岩外緣之砂地上或碎石區的水域,棲息深度可達80公尺深。主要覓食底棲的甲殼類、頭足類或其他小魚等為食。 |
地理分布: |
分布於西太平洋區,由琉球群島,南至印度-馬來列島、印尼東部及澳洲西北部。臺灣分布於各周緣海域。 |
利用: |
一般以延繩釣、一支釣或底拖網等方式捕獲,為肉質鮮美的食用魚,適合各種的烹調方法。 |
物種編號: |
382066 |
|
推薦連結: |
臺灣魚類資料庫 世界魚庫 FishBase Discover Life 全球海洋物種登錄資料庫 |
讀者回應: |
(iNa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