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錄提供: |
邵廣昭 P. L. Lin 2006-06-03修訂
|
|
同種異名: | Lethrinus hypselopterus, Lethrinus striatus
|
文獻: |
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5(FAO, 2001) |
形態特徵: |
體延長而呈長橢圓形。吻中短而略鈍,吻上緣與上頜間的角度為53°-64°。眼間隔凸起。眼大,位於近於頭背側,但隨著成長而漸分離。口端位;兩頜具犬齒及絨毛狀齒,後方側齒呈臼齒狀;上頜骨上緣平滑或稍呈鋸齒狀。頰部無鱗;胸鰭基部內側具鱗;側線鱗數44-46;側線上鱗列數4.5;側線下鱗列數15-17。背鰭單一,不具深刻,具硬棘X,軟條9,第IV或V棘最長;臀鰭硬棘III,軟條8,第3、4或5軟條通常最長,長於軟條部之基底長;胸鰭軟條13;尾鰭分叉,兩葉先端鈍圓型。頭及體側褐色或鏽紅色,腹面較淡;尾柄處有時具2條淡色橫帶;眼周圍、眼下斜至吻端、唇部及胸鰭基部紅色。各鰭鮮紅或橘紅色。 |
棲所生態: |
主要棲息於沿岸珊瑚礁或岩礁區外緣的砂泥地,主要分布的深度在2-25公尺。獨居或成小群活動,主要以軟體動物、甲殼類及小魚為食。 |
地理分布: |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坦尚尼亞、莫桑比克、查歌斯群島,東至菲律賓、帛琉及加羅林群島,北至臺灣海峽,南至澳洲北部。臺灣主要分布於澎湖海域。 |
利用: |
一般利用陷阱法或底拖網捕獲,全年都可以捕獲。肉質尚可,用糖醋、碳烤或者是煮味噌湯,都是料理的好方法。 |
物種編號: |
382069 |
|
|
IUCN 紅皮書 LC |
 |
海洋物種 |
|
|
|
推薦連結: |
臺灣魚類資料庫 世界魚庫 FishBase Discover Life 全球海洋物種登錄資料庫 |
讀者回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