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錄提供: |
邵廣昭 P. L. Lin 2012-09-20更新
|
|
同種異名: | Gymnosarda nuda, Pelamys nuda, Scomber vau, Thynnus unicolor
|
文獻: |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6(FAO, 2001) |
形態特徵: |
體紡錘形,橫切面近圓形,背緣和腹緣弧形隆起;尾柄細短,平扁,兩側各具一發達的中央隆起脊,尾鰭基部兩側另具2條小的側隆起脊。頭中大,稍側扁。吻尖突,大於眼徑。眼較小,位近頭的背緣。口中大,端位,斜裂;上下頜等長,上下頜齒具強大而尖銳齒1列,舌上有齒帶。第一鰓弓上之鰓耙數為12-17。體被細小圓鱗,頭部無鱗,胸部鱗較大,而形成胸甲;左右腹鰭間具1小鱗瓣;側線完全,沿背側平行延伸,伸達尾鰭基。第一背鰭具硬棘XIII-XV,與第二背鰭起點距離近,其後具7-9個離鰭;臀鰭與第二背鰭同形;尾鰭新月形。體背側青灰色,腹側淺色;體側無明顯的線紋或斑點。全世界此屬有4種,臺灣僅發現一種。 |
棲所生態: |
岩礁區巡游之魚類,通常單獨游動或集一小群。游泳快速,以魚類及甲殼類為食。 |
地理分布: |
分布於印度-西中太平洋區,西起紅海、非洲東岸,北至日本,南至澳洲,以及大洋洲之馬貴斯、土木土及大溪地等群島。臺灣主要產於東部海域。 |
利用: |
一般漁法以流刺網或延繩釣捕獲。主要以加工製成罐頭為主,為次要經濟性魚種。 |
物種編號: |
382488 |
|
推薦連結: |
臺灣魚類資料庫 世界魚庫 FishBase Discover Life 全球海洋物種登錄資料庫 台灣生物多樣性網絡(TBN) |
讀者回應: |
(iNa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