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gdom Animalia  動物界
 Phylum Chordata  脊索動物門
 Class Actinopterygii  條鰭魚綱
 Order Perciformes  鱸形目
 Family Sillaginidae  沙鮻科
 Genus Sillago  沙鮻屬
  Sillago aeolus Jordan & Evermann, 1902 
                            星沙鮻(雜色鱚;沙腸仔;kiss魚)
名錄提供: 邵廣昭   P. L. Lin 2006-06-03更新
分類樹   下載xml檔   下載本文檔   English Page   
同種異名:Sillago maculata aeolus  異名明細
誤用/誤植:Sillago macrolepisSillago maculata 
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4(FAO,1999)
形態特徵: 體呈長圓柱形,略側扁,由第一背鰭向前有長而尖之頭部,向後有逐漸纖小之尾部。口小,開於吻端,上下頜和鋤骨上有帶狀細齒,但口蓋骨、腭骨及舌上均無齒。主鰓蓋骨小,有一短棘;前鰓蓋骨後緣垂直,平滑或略有鋸齒,下緣水平。鰓膜在頭側與另一側會合。體被小形櫛鱗,鱗片易脫落;頰部具鱗3-4列,皆為圓鱗;側線完全,呈單一列,略形彎曲,側線鱗數67-72,側線上至背鰭起點鱗列數5-6。具兩枚背鰭,第一背鰭具XI硬棘;第二背鰭I硬棘,18-20軟條。臀鰭有II弱棘,17-19軟條,與第二背鰭相對;腹鰭正常,其外緣硬棘不鼓起;尾鰭後緣叉形。鰾發達,前端有一向前延伸物,前部兩側各有3條發育不完且糾結在一起之延伸物;後端呈一細長管而不分叉。脊椎骨數:腹椎13-14,血道弓門4-7,尾椎14-16,共34。頭部至體背側土褐色至淡黃褐色,腹側青灰色,腹部近於白色;體側另散布不規則之污斑。第一背鰭上半部黑色;第二背鰭具不顯之暗色縱帶;胸部基部具黑斑。 
棲所生態: 一般棲息於沿岸沙底海域,也常常在河口區或內灣出現。雜食性,生性非常膽小謹慎,常常藏身於沙中,生命力不強韌,往往離水一會兒即告死亡。主要以底棲的多毛類、長尾類、端足類、糠蝦類等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由新加坡向東至臺灣及日本。臺灣以澎湖沿海分布較多,西部及北部亦有。 
利用: 為沙鮻科中體型較大的魚種。沾粉油炸食之,風味極佳,也算是一道佳餚。一般在夏、秋兩季產量較多,是一種高級的食用魚。 
物種編號: 382624
   海洋物種      原生種     
推薦連結:    臺灣魚類資料庫  世界魚庫 FishBase  Discover Life  全球海洋物種登錄資料庫  台灣生物多樣性網絡(TBN) 
讀者回應:  提供物種資訊 導引至iNat提供物種照片(iNat)
 
回上一頁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