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錄提供: |
江偉全 P. L. Lin 2012-09-18更新
|
|
同種異名: | Histiophorus dubius, Histiophorus gladius, Histiophorus immaculatus, Histiophorus indicus, Histiophorus orientalis, Istiophorus amarui, Istiophorus brookei, Istiophorus dubius, Istiophorus eriquius, Istiophorus gladifer, Istiophorus gladius,
|
文獻: |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6(FAO, 2001) |
形態特徵: |
體延長,略呈圓筒形,稍側扁;尾柄細而強狀,具二隆起脊。頭較長;吻長而尖,呈劍狀突出。口大,微斜裂。頜齒呈絨毛狀齒帶,鋤骨無齒。體被細長骨質鱗。第一背鰭軟條部顯然較體高為高,呈帆狀;第二背鰭短小;胸鰭位低,呈鐮刀狀;腹鰭胸位,起點在胸鰭基底下方稍後,向後延伸至肛門;尾鰭深叉形。體背紫黑色,腹部銀白色,體側無橫帶和圓斑。第一背鰭藍黑色並有若干黑點;腹鰭藍黑色;尾鰭暗色。 |
棲所生態: |
大洋性中上層洄游性魚類,一般皆發現在躍溫層之上的水域,常成群出現於島嶼周遭的水域。游泳速度快。具繁殖洄游之習性。主要攝食魚類、甲殼類及頭足類等。 |
地理分布: |
廣泛分布於印度洋及太平洋之熱帶、亞熱帶海域,甚至可從紅海進入地中海。臺灣各地均有產,尤以東部及南部產量最多。 |
利用: |
重要之經濟性魚種,全世界約96%的產量在太平洋海域,尤其是日本、韓國及臺灣。一般漁法包括表層的延繩釣、流刺網、定置網、拖網或使用標槍法 (即鏢旗魚)。味美之食用魚,新鮮魚體可作生魚片,亦可煎食或煮湯,加工成罐頭或零嘴、魚鬆等皆宜。 |
物種編號: |
382687 |
|
|
IUCN 紅皮書 VU A2bd |
 |
海洋物種 |
 |
原生種 |
|
|
|
推薦連結: |
臺灣魚類資料庫 世界魚庫 FishBase Discover Life 全球海洋物種登錄資料庫 台灣生物多樣性網絡(TBN) |
讀者回應: |
(iNa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