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錄提供: |
陳正平 Ho, Hsuan-Ching 2020-07-20更新
|
|
同種異名: | Engyprosopon kanekonis, Rhomboidichthys azureus, Scaeops kanekonis
|
誤用/誤植: | Crossorhombus kanekonis
|
文獻: |
Amaoka, K & H.-C. Ho. 2019. The lefteye flounder family Bothidae (Order Pleuronectiformes) of Taiwan. Zootaxa, 4702(1):155-215. |
形態特徵: |
體卵圓形,兩眼均在左側,背緣突起,前部幾近垂直。頭小。吻短鈍;眼間隔極寬具凹陷。口小;上頜骨短,上頜延伸至下眼前緣前下方;無副上頜骨;上頜二行齒尖銳錐狀齒,外列齒間寬於內列齒,下頜齒具一行;腭骨無齒。眼側被強櫛鱗,盲側被圓鱗;背鰭與臀鰭鰭條均被鱗;眼側具側線,盲側無側線。第一鰓弓鰓耙數1-4+6-8。背鰭鰭條正常,軟條數84-91;臀鰭鰭條正常,軟條數63-73;胸鰭短於頭長;左右腹鰭不對稱;尾鰭尖圓形。體灰褐色至綠褐色,有不清晰的暗斑紋,側線上有2-3個較丈暗色斑,背及腹緣各具一列小暗斑。背及臀鰭散布暗色小斑點,尾鰭具二條暗色帶;盲側灰白色,雄魚體側中部常具有一前後具凹狀的不規則藍黑色斑塊。 |
棲所生態: |
主要棲息於沿岸砂泥質的海域。肉食性魚類,主要捕食底棲性的甲殼類或是其它種類的小魚。平時不太愛活動,大半時間潛藏在砂泥底中,和棲息的背景環境幾乎完美融合一體,藉以欺敵捕食。 |
地理分布: |
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包括臺灣及日本。臺灣南部、西部及澎湖海域可見。 |
利用: |
通常是用底拖網或底流刺網捕捉,體型較小,一般皆加工作扁魚酥或以下雜魚般利用。 |
物種編號: |
382704 |
|
推薦連結: |
臺灣魚類資料庫 世界魚庫 FishBase Discover Life 全球海洋物種登錄資料庫 台灣生物多樣性網絡(TBN) |
影像資料: |
|
何宣慶2020-07-22
|
何宣慶2020-07-22
|
何宣慶2020-07-22
|
|
讀者回應: |
(iNa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