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錄提供: |
陳正平 P. L. Lin 2006-06-03更新
|
|
同種異名: | Cynoglossus beauforti
|
誤用/誤植: | Cynoglossus xiphoideus
|
文獻: |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中國動物誌-鰈形目(李&王, 1995) |
形態特徵: |
體長舌形,極側扁;兩眼均位於左側,互相接近。鼻孔兩個。口小,下位,口裂弧形;口角緣近於鰓蓋後緣;上頜向後達下眼前緣下方;眼側無齒,盲側具細小絨毛狀齒;鋤骨與腭骨無齒;眼側唇緣無觸鬚或穗狀物。鰓膜與峽部分離。兩側被櫛鱗;眼側具三側線,側線鱗數132-134。背鰭與臀鰭與尾鰭相連;無胸鰭;腹鰭與臀鰭相連;尾鰭尖形;背鰭鱗數 110-119;臀鰭軟條數105-109;腹鰭軟條數 4;尾鰭軟條數10;脊椎骨數58-59。眼側紅褐色,體具黑緣,鰭亦紅褐色,奇鰭後端及尾鰭暗色;盲側淡色,鰭淡灰白色。 |
棲所生態: |
棲息於近海大陸棚緣泥沙底質較深海域。以底棲之無脊椎動物為食。 |
地理分布: |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菲律賓、西伯里海、Timor 海及臺灣。臺灣南部海域有產。 |
利用: |
中小型魚類,通常以底拖網捕獲,以煎食、紅燒或加工製品食之,數量較少,不具經濟價值。 |
物種編號: |
382738 |
|
推薦連結: |
臺灣魚類資料庫 世界魚庫 FishBase Discover Life 全球海洋物種登錄資料庫 台灣生物多樣性網絡(TBN) |
讀者回應: |
(iNa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