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錄提供: |
陳正平 P. L. Lin 2011-11-10更新
|
|
同種異名: | Aseraggodes heemstrai, Aseraggodes smithi, Parachirus xenicus
|
文獻: |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中國動物誌-鰈形目(李&王, 1995) |
形態特徵: |
體長橢圓形,極側扁;兩眼在右側,眼間隔處具鱗片。眼側前鼻管單一,伸達至眼前緣下方或超越過眼前緣。頭短鈍。口小,近下位,僅盲側上下頜具細齒帶;腭骨無齒。兩側體側皆被櫛鱗,側線被圓鱗。背鰭與臀鰭基部無孔,背鰭、臀鰭鰭條不分枝,或僅末端分枝,鰭膜上不被鱗,背鰭軟條數57-69,臀鰭軟條數39-47;無胸鰭;腹鰭左右對稱或近對稱,眼側者基底短;尾鰭與背﹑臀鰭分離;尾鰭除上下1-2鰭條外皆分枝。體淡褐色具白色圓斑以及黑褐色點,各鰭淡色,具黑褐色小點。擬鰨(Parachirus xenicus)為同種異名。 |
棲所生態: |
棲息於沿岸珊瑚礁區砂泥底質水域。以底棲性動物為食。 |
地理分布: |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南非、莫三比克、臺灣及日本等。臺灣北部、東北部、南部及小琉球海域有產。 |
利用: |
中小型魚類,通常以以潛水捕獲,數量少,不具經濟價值。 |
物種編號: |
382777 |
|
推薦連結: |
臺灣魚類資料庫 世界魚庫 FishBase Discover Life 台灣生物多樣性網絡(TBN) |
讀者回應: |
(iNa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