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錄提供: |
陳正平 P. L. Lin 2012-03-09更新
|
|
同種異名: | Ablabys taenionotus, Ambliapistus taenionotus, Amblyapistus taenianotus, Amblyapistus taenionotus, Apistus taenianotus, Apistus taenionotus, Tetraroge alboguttata, Tetraroge cristagalli, Tetraroge taenionotus
| 誤用/誤植: | Ablabys binotatus
|
文獻: |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Chen, C.-H., 2004 Checklist of the fishes of Penghu. FRI Special Publication No. 4. 175 p.  Fishes of Japan(Nakabo, 2002)  Fishbase(2008) |
形態特徵: |
體延長而極側扁;頭小,背緣近於垂直或略凹,上方無棘或稜脊。眼小,眼間隔凸出。體具小形而埋於皮下之圓鱗。背鰭單一,起點於眼前緣之上方,具硬棘 XVII,第II棘最長,第II至IV間特高而形成帆狀,軟條數 7,最末根軟條有膜與尾柄相連;臀鰭基底短,基底長小於腹鰭起點與臀鰭起點間之距離,具硬棘 III,軟條 5。體幾乎單一褐色,體側或各鰭有暗色細而短的條紋或斑駁;頭前部白色;各鰭緣亦為白色。 |
棲所生態: |
棲息地多樣化,包括淺灘區、 具有沙子、碎石與水草混合的亞潮帶區、河口區、海草床區、礁石區等。 經常可以在海中看到一個非常扁長形的魚在底部配合著海浪就像是樹葉般的來回擺動。屬於夜行性魚。背鰭鰭棘下具毒腺,是海中危險生物。 |
地理分布: |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海域,西起安達曼海到斐濟,北至日本,南至澳洲。臺灣南、北部及各離島均有分布。 |
利用: |
小型魚類,除學術研究及水族觀賞外,不具食用價值。 |
物種編號: |
382826 |
|
 |
海洋物種 |
 |
原生種 |
|
|
|
推薦連結: |
臺灣魚類資料庫 世界魚庫 FishBase Discover Life 全球海洋物種登錄資料庫 台灣生物多樣性網絡(TBN) |
讀者回應: |
(iNa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