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錄提供: |
陳正平 P. L. Lin 2012-03-09更新
|
|
文獻: |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Fishbase(2006); Fishes of Japan(Nakabo, 2002) |
形態特徵: |
體延長,稍側扁。頭背面及側面全被骨板。吻突有一對角狀的大棘,內側則具有鋸齒狀的細棘,吻突末端的距離約為眼眶間的1.5倍。上頜末緣延伸不及眼前緣下方;上下頜及鋤骨常具絨毛狀的牙齒,腭骨則無。兩背鰭基底兩側各具一列有棘盾板。後頸部的凹槽深陷。眶前骨棘強硬且銳利,向上;肩胛棘、鰓蓋棘、後頸棘、眶後棘和前鰓蓋背緣皆非常強硬。體鱗片易脫落,胸部無鱗,腹部被圓鱗,除此各部被櫛鱗。第一背鰭第II硬棘較第I及第III硬棘為長,但不延伸至第二背鰭的基底。胸鰭長度適中。延長至第4-6軟條基底的下方,較腹鰭為長;胸鰭的第一游離軟條幾等長於腹鰭。身體為紅色,胸鰭內側黑色並散佈白色的小點,下部有灰藍的斑塊。 |
棲所生態: |
主要棲息於砂泥底水域。 |
地理分布: |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由日本南部到南中國海與菲律賓;也發現於阿拉弗拉海與澳洲,是印度洋東北方的一個新紀錄種。臺灣分布於北部、東北部、南部及西南部海域等。 |
利用: |
一般以拖網漁船捕獲較多,一般多煮湯,或是油炸使骨酥脆後食用;或充作下雜魚、魚粉等用途。 |
物種編號: |
382908 |
|
 |
海洋物種 |
 |
原生種 |
|
|
|
推薦連結: |
臺灣魚類資料庫 世界魚庫 FishBase Discover Life 全球海洋物種登錄資料庫 台灣生物多樣性網絡(TBN) |
讀者回應: |
(iNa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