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錄提供: |
李柏峰、莊守正 P. L. Lin 2012-02-24更新
|
|
同種異名: | Carcharhinus azureus, Carcharhinus nicaraguensis, Carcharhinus vanrooyeni, Carcharhinus zambezensis, Carcharias azureus, Carcharias leucas, Carcharias spenceri, Carcharias zambesensis, Carcharias zambezensis, Carcharinus leucas, Carcharinus zambesensis,
| 誤用/誤植: | Carcharhinus amboinensis
|
文獻: |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中國動物誌-圓口綱及軟骨魚綱(朱等, 2001); FAO Species Catalogue, Vol.4 Sharks of the world |
形態特徵: |
體呈紡錘型,軀幹粗大。頭寬扁。尾基上下方各具一凹窪。吻端非常寬圓而短。眼圓,瞬膜發達。前鼻瓣呈寬三角形;無口鼻溝或觸鬚。口裂弧形,口閉時上下頜緊合,不露齒;上頜齒側扁而寬,邊緣具細鋸齒,齒尖直立或略外斜,無小齒尖;下頜齒較窄而直立或稍頜斜,邊緣具鋸齒,近基底則平滑。噴水孔缺如。背鰭2個,背鰭間無隆脊,第一背鰭寬大,起點與胸鰭基底後方相對,後緣凹入,下角尖突;第二背鰭小,起點在臀鰭起點之前或相對,後緣入凹,後角尖突;胸鰭大型,鐮刀形,後緣凹入,外角鈍尖,內角鈍圓,鰭端伸達第一背鰭基底後端;尾鰭寬長,尾椎軸上揚,下葉前部顯著三角形突出,中部低平延長,與後部間有一深缺刻,後部小三角形突出,尾端鈍尖。體背側暗灰色,腹側灰白;各鰭尖暗色。 |
棲所生態: |
棲息於沿岸、海灣、河口、河川或湖泊的大型鯊魚。本種是唯一能深入淡水河川,甚至湖泊生活的鯊類,但同時也是3種對人們最具危險的鯊類之一(另兩種為鼬鯊及食人鯊)。捕食獵物的速度快,主要以硬骨魚類為食,亦掠食其它鯊魚、甲殼類、頭足類、海膽、海蛇、海龜,甚至垃圾等。 |
地理分布: |
廣泛分布於全球各溫暖海水域、河川或湖泊。臺灣東北及東部海域可見其蹤跡。 |
利用: |
主要以誘籠、流刺網及延繩釣捕獲,經濟價值高。肉質佳,可加工成各種肉製品;鰭可做魚翅;皮厚可加工成皮革;肝可加工製成維他命及油;剩餘物製成魚粉。 |
物種編號: |
383073 |
|
|
IUCN 紅皮書 VU A2bcd |
 |
海洋物種 |
 |
原生種 |
|
|
|
推薦連結: |
臺灣魚類資料庫 世界魚庫 FishBase Discover Life 全球海洋物種登錄資料庫 台灣生物多樣性網絡(TBN) |
讀者回應: |
(iNa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