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錄提供: |
邵廣昭 Hsu, Cheng-Hsin 2017-02-17更新
|
|
同種異名: | Taeniura melanospila, Taeniura melanospilos, Taeniura meyemi, Taeniura mortoni
|
文獻: |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
形態特徵: |
體盤成卵圓形,體盤長為體盤寬之79%,吻長為體盤寬之19%,眼徑為體盤寬之3%,噴水孔徑為體盤寬之6%,噴水孔間距為體盤寬之14%,口寬為體盤寬之7%,口內有5個乳頭狀突起,中央及兩邊之三個較小。無背鰭、臀鰭、尾鰭,但尾部下緣皮褶發達,自尾棘起點延伸至尾之末端;成體之背部具小棘;體背面灰色無黑點。(陳柔蓉、林沛立2012/11編寫) |
棲所生態: |
屬近底棲息,棲息於沿岸水深約50~100公尺。
|
地理分布: |
分布紅海、印度洋、印尼和中國南海。
|
利用: |
偶由底拖網捕獲,非重要之經濟魚類。
|
物種編號: |
383153 |
|
推薦連結: |
台灣生物多樣性網絡(TBN) |
讀者回應: |
(iNa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