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錄提供: |
邵廣昭 P. L. Lin 2013-03-07更新
|
|
同種異名: | Dipturus macrocaudus, Raja macrocauda
|
文獻: |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Fishbase(2005); Ishiyama R., 1967. Fauna Japonica. Rajidae (Pisces). Biogeographical Society of Japan , Tokyo 1967: i-vi, 36-38. |
形態特徵: |
體盤長佔全長58.3%,體盤寬70.9%。體盤長佔體盤寬約82.2%,頭長39.0%,吻長29.8%,兩眼眶之間的寬度5.6%,兩出水口間的寬度10.5%。體盤寬,吻尖且長。腹鰭前緣長,且頂點往下彎曲後期長度不會長於後緣頂點的長度。尾長約為體盤寬2/3;吻長約為兩出水口距離的5倍或超過3倍以上。體盤背面無刺,但吻軟骨上的表皮有絨毛狀的刺,胸鰭腹面前緣也有分布。眼眶邊緣的刺約4根,項棘1根,出水口無刺;尾上刺單列且分布規律,約14根;第一背鰭與第二背鰭之間的空間有1根刺。尾部側邊無皺褶。背鰭前尾脊椎骨數為55個。身體為均勻咖啡色,腹鰭前瓣呈深咖啡色;吻呈白色,感覺孔為黑色。(陳柔蓉、林沛立2012/11編寫) |
棲所生態: |
棲息於沙泥底部,捕食無脊椎動物及魚類, 卵生。
|
地理分布: |
分布於臺灣北部、東北部及西南部海域。
|
利用: |
偶由底拖網捕獲,非重要之經濟魚類。
|
物種編號: |
383179 |
|
推薦連結: |
臺灣魚類資料庫 世界魚庫 FishBase Discover Life 全球海洋物種登錄資料庫 台灣生物多樣性網絡(TBN) |
讀者回應: |
(iNa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