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錄提供: |
TaiCOL Han Lee 2016-12-25更新, 臺灣物種名錄2016-12-25增中文名
|
|
同種異名: | Raja djiddensis, Rhinchobatus djiddensis, Rhinobatus djiddensis, Rhinobatus maculata, Rhynchobatus atlanticus, Rhynchobatus djeddensis, Rhynchobatus djiddenis, Rhynchobatus djidensis, Rhynchobatus lubberti, Rhynchobatus lubertii, Rhynchobatus luebberti,
|
文獻: |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福建魚類誌(朱等, 1985); 楊鴻嘉圖鑑 (金) |
形態特徵: |
體型呈三角形,長度大於寬度,口裂中央彎曲,齒大,平滑呈菱形,噴水孔位於眼之近後方,尾部與軀幹部不易區分,外形介於鮫類與鱝類之間,第一背鰭起點與腹鰭起點同,尾鰭後緣凹入,分為上下兩葉,沿中央脊柱之瘤狀突起分布較短而不達尾端。體呈黃褐色,具白點於背部、腹側淡灰;胸鰭基部的眼點明顯。原紀錄之吉打龍紋鱝(Rhychobatus djiddensis)為紅海及西印度洋種, 差異在於後者的脊椎骨數超過200根,而本種則無(林沛立編寫20150623)。 |
棲所生態: |
近沿海底棲性魚種,從浪拂區到50公尺,活動力不強,以沙泥底之蟹、龍蝦、貝、魚類為食。 |
地理分布: |
分布於西太平洋,包括泰國、菲律賓、澳洲、臺灣、日本等。臺灣各沿海均產。 |
利用: |
本種為良好的食用魚,肉經燻製後味佳,各鰭可製魚翅,無明顯漁期,主要漁法為底拖網,偶而可為定置網捕獲,產量並不太大。 |
物種編號: |
383194 |
|
|
|
IUCN 紅皮書 CR A2bd |
 |
海洋物種 |
 |
原生種 |
|
|
|
推薦連結: |
臺灣魚類資料庫 世界魚庫 FishBase Discover Life 全球海洋物種登錄資料庫 台灣生物多樣性網絡(TBN) |
讀者回應: |
(iNa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