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錄提供: |
邵廣昭 P. L. Lin 2012-12-18更新
|
|
同種異名: | Mucogobius flavobrunneus
|
文獻: |
 1.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2. Hoese, D.F., 1986. Gobiidae. p. 774-807. In M.M. Smith and P.C. Heemstra (eds.) Smiths' sea fishes. Springer-Verlag, Berlin  3. Nakabo, T. 2002. Fishes of Japan with pictorial keys to the species, English edition I. Tokai University Press, Japan, pp v-866. |
形態特徵: |
第一背鰭:Ⅵ;第二背鰭:Ⅰ, 9~10;臀鰭:Ⅰ, 8;胸鰭:16~18。縱列鱗 32~40。身體延長,前部圓筒型、後部側扁;標準體長為魚體高的4.5倍,呈現鈍圓狀。頭稍平扁,頭寬稍大於頭高;吻稍約等於眼徑長。上頜於眼睛前端具有肉質皮瓣構造數個。身體之鱗片僅在第二背鰭下的後方處。腹鰭不癒合成吸盤狀,但有小而可見之基膜相連;尾鰭圓形。體呈淡黃褐色,眼下及頰部具有多條棕色條紋;體側上有約多個不規則的橫狀帶,並有一些白色的小皮褶散布其中。第一、二背鰭具有縱條紋;第二背鰭中間末端有暗色斑塊;胸鰭有數條點狀橫條紋;腹鰭淺色;臀鰭亦具有數條縱條紋;尾鰭具多條褐色點狀橫帶。(林上智、林沛立編寫 2012/10) |
棲所生態: |
生活在熱帶沿岸岩礁或珊瑚礁區礁沙底質的暖水性小型底層魚類。雜食性,以藻類及底棲生物為食。 |
地理分布: |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海域,由紅海南至巴扎魯,北至臺灣、日本。臺灣發現於小琉球及東沙島。
|
利用: |
小型魚類,不具漁業價值。
|
物種編號: |
383306 |
|
推薦連結: |
臺灣魚類資料庫 世界魚庫 FishBase 台灣生物多樣性網絡(TBN) |
讀者回應: |
(iNa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