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錄提供: |
邵廣昭 P. L. Lin 2013-03-07更新
|
|
同種異名: | Glossogobius celebensis, Gobius celebius
|
文獻: |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
形態特徵: |
背鰭VI-I , 8~9 ; 臀鰭 I , 8 ; 胸鰭 19 ; 縱列鱗 31~32 ; 橫列鱗 10~11 ; 背鰭前鱗 14~15。
體被有中大型的櫛鱗,背前區的鱗列達眼的後部,胸、腹部有略小的圓鱗。第一背鰭以第2鰭棘最長,但不延長呈絲狀。腹鰭呈略小的吸盤。尾鰭呈長圓形。
體色呈淡棕色。體側具5列不連續的黑褐色線紋;體側中央具有1列略成方形的黑斑,最後一個位於尾鰭基部,成一分岔狀的黑斑。頰部劇不規則的黑褐色斑塊。背鰭及尾鰭各具有數列暗紅褐色的點紋。胸鰭基部具有2個黑斑。(2019/05/06) |
棲所生態: |
主要棲息於溪流下游的緩流河段,可棲息於純淡水水域。肉食性,以小型水生動物為食。 |
地理分布: |
分布於西太平洋與大洋洲水域,北自日本琉球群島,南抵澳洲北部區域的溪流下游至河口水域之中。 |
物種編號: |
383387 |
|
|
IUCN 紅皮書 LC |
| 臺灣紅皮書評估:LC |  |
海洋物種 |
 |
原生種 |
|
|
|
推薦連結: |
臺灣魚類資料庫 世界魚庫 FishBase Discover Life 全球海洋物種登錄資料庫 台灣生物多樣性網絡(TBN) |
讀者回應: |
(iNa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