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錄提供: |
邵廣昭 P. L. Lin 2012-03-21修訂
|
|
同種異名: | Myrophis heterognathos, Rhynchocymba nystromi ginanago
|
誤用/誤植: | Arisoma nystromi xenica, Gnathophis xenica
|
文獻: |
張詠絮,2011。臺灣海域糯鰻之分類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
形態特徵: |
身體延長,尾部側扁漸細,頭部及身體呈淡色,全長為鰓孔位體高及肛門位體高之15.7-18.8及17.0-21.0倍;肛門位於全長中點之前,肛門前長佔全長的35-44 %;尾長適度延長,其長度約為肛門前長的1.4-1.8倍;尾端柔軟,易彎折,尾部末端鰭條延長,末端呈圓形;背鰭起點位於胸鰭基部略後方;奇鰭具有黑色邊緣,鰭條分節;胸鰭發達,位於體高中點之上方,胸鰭基部上緣高於眼睛上緣水平線;鰓孔幾乎為垂直線狀,位於身體側邊中點偏下方;全長為頭長之5.8-6.4倍,吻端長呈尖狀,口裂末端約位於眼睛水平中點之下方,上顎長於下顎,吻長大於眼直徑,吻長為眼直徑之1.1-1.3倍;眼睛大,約占頭長的23-28 %;嘴唇不發達;前鼻孔為短管狀,靠近吻端,後鼻孔為圓形,位於眼睛垂直中點水平線之前方。
頭部感覺孔小;牙齒小,為尖錐狀,排列方式呈塊狀或帶狀;前上顎齒塊為寬度小於長度的塊狀,牙齒約四排呈略倒V狀,第1排為三顆、後3排各5顆,與上顎齒分離;鋤骨齒與前上顎齒分離,齒塊後端延伸至上顎齒塊的1/4處;上顎齒塊呈前端3-4列不規則排列、中端2列、後端單列的帶狀;下顎齒塊為前1/4端呈約4-7列不規則排列、後3/4端為1-2列排列的帶狀。上眼窩有5-6個感覺孔,下眼窩有7個感覺孔,前鰓顎有9-10個感覺孔,顳骨接合處有1個感覺孔;胸鰭鰭條數為9-10,肛門前背鰭鰭條數為28-37;背鰭前側線孔數7-9,胸鰭前側線孔數6-7,肛門前側線孔數27-31;背鰭前脊椎骨數7-8,肛門前脊椎骨數30,血管閉合處前脊椎骨數37-38,總脊椎骨數121。 |
棲所生態: |
棲息於約200公尺以內深的沙泥底海域。
|
地理分布: |
分布於西太平洋海域。臺灣海域目前出現在西南及東北部海域。
|
利用: |
量多,漁民以底拖網或籠具捕獲;除當下雜魚製作成魚粉利用外,漁業之經濟價值較低。
|
物種編號: |
383389 |
|
推薦連結: |
臺灣魚類資料庫 世界魚庫 FishBase Discover Life 全球海洋物種登錄資料庫 |
讀者回應: |
(iNa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