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錄提供: |
邵廣昭 P. L. Lin 2013-03-12更新, 臺灣物種名錄2022-01-25增中文名
|
|
同種異名: | Carcharias ellioti, Hemipristis elongatus, Paragaleus acutiventralis
|
文獻: |
Fishbase(2005) |
形態特徵: |
身體呈紡錘形,吻部圓鈍且寬廣。眼睛一般大;鰓裂長。上排牙齒的邊緣粗糙呈鋸齒狀,側邊彎曲近三角形(狹窄靠近牙齦);下排牙齒長且彎曲,呈錐形,靠近牙齦,在基部有時會發展成鋸齒狀;後部鋸齒的形狀與上部相似。第一背鰭點超過或剛好超過胸鰭尖端;第二背鰭起點在臀鰭起點之前。魚鰭呈鐮刀狀,第二背鰭、臀鰭、腹鰭及胸鰭邊緣具有明顯凹陷。上排牙齒26-28顆,下排33-36顆。總脊椎骨數190-195;尾前脊椎骨數104-107。背部體色成青銅色至灰棕色,腹部灰白色;第二背鰭及尾鰭上部有黑色斑。(陳柔蓉、林沛立2012/11編寫) |
棲所生態: |
生活在狹窄的大陸棚到深度130公尺。
|
地理分布: |
廣泛分布在印度-西太平洋熱帶,包含紅海,西南非、南澳洲。
|
利用: |
主要以底拖網或延繩釣捕獲。肉質不佳,一般皆以下雜魚處理。
|
物種編號: |
383410 |
|
|
IUCN 紅皮書 VU A2bd+3bd |
 |
海洋物種 |
 |
原生種 |
|
|
|
推薦連結: |
臺灣魚類資料庫 世界魚庫 FishBase Discover Life 台灣生物多樣性網絡(TBN) |
讀者回應: |
(iNa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