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錄提供: |
邵廣昭 P. L. Lin 2012-03-21修訂
|
|
同種異名: | Ophisurus macrorhynchus
|
文獻: |
Chen YY, 2002:24; 陳威立。 2006。臺灣東部海域蛇鰻科魚類之初步分類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碩士論文。 |
形態特徵: |
全長為頭長的12.0倍;全長為鰓孔位體高的58.6倍;全長為軀幹長的3.2倍。其外型十分顯眼,上、下頜延長得像鳥喙一樣尖細,整體頭部外觀有點類似鷺鷥的頭部。吻部特別狹長尖銳,吻長為眼直徑之3.6倍;口裂頗深且延伸超過眼之後緣,上頜也比下頜長;眼於上頜中央之後;頭部感覺孔與側線孔明顯可見;背鰭起點於胸鰭末端之稍後;無尾鰭;4枚上頜間齒、8顆篩骨齒及前端的下頜骨齒(約5-6顆)明顯均為犬齒狀,其餘逐漸變為錐狀或細狀齒;體背部為黃褐色,腹部銀白;脊椎骨組成:19-76-208,總脊椎骨數為208。 |
棲所生態: |
主要棲息於深度500米以內海域的沙泥底。 |
地理分布: |
分布於西北太平洋海域:南日本太平洋沿岸、琉球、韓國東南沿岸與中國東海一帶;臺灣目前僅東部宜蘭沿海有記錄。 |
利用: |
一般皆由底拖網所捕獲。數量不多,經濟價值不高,多作為下雜魚處理。 |
物種編號: |
383485 |
|
 |
海洋物種 |
|
|
|
推薦連結: |
臺灣魚類資料庫 世界魚庫 FishBase |
讀者回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