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錄提供: |
邵廣昭 P. L. Lin 2006-06-03修訂
|
|
同種異名: | Amblyrhynchotes spinosissimus, Spheroides spinosissimus, Spheroides unifasciatus
|
文獻: |
Fishbase(2005); 中國動物誌-魨形目(蘇等, 2002) |
形態特徵: |
體卵圓形,頭胸部粗圓而向後漸細長,尾柄長圓錐狀;體側下緣無明顯皮褶。吻稍短,圓鈍。鼻瓣呈橢圓形,微突起;鼻孔每側2個。頭部及軀幹之背面、腹面及側面,除唇部和尾柄度半部光滑無棘外,均具稀疏排列之小棘,腹面棘長於背面棘。背鰭近似鐮刀形,位於體後部,具軟條8-9;臀鰭與其同形且相對,具軟條6-7;無腹鰭;胸鰭寬短,近方形;尾鰭寬大,後緣略截平。頭部及體之背側黑褐色,體側褐色,腹面較淡色。體腹面散布一些小黑點;眼後上方有一黑褐色斑塊;背鰭基底暗褐色;各鰭淺黃色。 |
棲所生態: |
熱帶及亞熱帶近海底層小型魚類。肉食性,主要以軟體動物、甲殼類、棘皮動物及魚類等為食。 |
地理分布: |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自南非至澳洲,北至臺灣;東南太西洋:南非。臺灣東北部海域有產。 |
利用: |
具毒性之小型魚類,不具食用價值。 |
物種編號: |
383579 |
|
|
IUCN 紅皮書 LC |
 |
海洋物種 |
|
|
|
推薦連結: |
臺灣魚類資料庫 世界魚庫 FishBase Discover Life 全球海洋物種登錄資料庫 |
讀者回應: |
Ho, Hsuan-Ching 2020-08-02上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