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錄提供: |
邵廣昭 P. L. Lin 2013-03-08更新
|
|
文獻: |
Fishbase(2019); Pezold, P.L. and H.K. Larson, 2015. A revision of the fish genus Oxyurichthys (Gobioidei: Gobiidae) with descriptions of four new species. Zootaxa 3988(1):1-95. |
形態特徵: |
背鰭VI-I, 11-12;臀鰭I, 13;胸鰭21-23;側線鱗44-52;背鰭前鱗13-24;體細長而側扁;眼中庸而位於頭前部背緣,眼睛上緣後方具一觸角狀皮瓣;口裂大而開於吻端,呈斜位;第一背鰭棘延長;第二背鰭與臀鰭同形;左右腹鰭連合成吸盤;尾鰭成茅狀;體背散佈細小黑斑,另於體側有5個較大的黑色斑塊,自胸鰭延伸到尾鰭柄,而位於尾鰭柄的斑點最小且為三角形;背鰭與尾鰭上部的鰭膜分布黑色斑點。(2019/9/5) |
棲所生態: |
棲息於河口、港灣、沙岸等沙泥底質的環境中。肉食性,以小型魚蝦、其他無脊椎動物為食。 |
地理分布: |
分布西太平洋熱帶區域,台灣目前發現於屏東地區。 |
物種編號: |
395388 |
|
 |
海洋物種 |
 |
原生種 |
|
|
|
推薦連結: |
臺灣魚類資料庫 世界魚庫 FishBase Discover Life 全球海洋物種登錄資料庫 台灣生物多樣性網絡(TBN) |
讀者回應: |
(iNa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