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錄提供: |
邵廣昭 P. L. Lin 2013-01-08更新
|
|
文獻: |
Fish of Japan (Y. Okada, 1955) |
形態特徵: |
Teng (1962) 所發表之Centrophorus armatus barbatus為本種之次同物異名。此種鯊魚,身體稍呈扁平,唯有頭部沒有。眼睛大,較吻部長,嘴角有側褶及溝槽。牙齒扁平,上排齒30列,成披針形而非鋸齒狀;下排齒較大具42列,方向向外,邊緣接近水平,下排齒具小鋸齒。腹面鰓裂五個。背刺長且堅硬。第一背鰭基部較第二背鰭長,起始於胸鰭外角以上位置;第二背鰭稍小於腹鰭,起點始於腹鰭基部之後角末端。胸鰭邊緣呈流蘇狀,內緣角極延長。尾鰭下葉接近尾鰭頂端處具缺口。缺乏臀鰭。身體呈灰色,具有許多厚鱗片;身體底部漸白。體全長最大約1.5公尺。(陳柔蓉、林沛立2012/11編寫) |
棲所生態: |
生態習性不甚明瞭之深水鯊,可以生活在水深200 公尺以上。成熟雄性約為81 公分。
|
地理分布: |
分布於西北太平洋的日本南部及臺灣東北部及南部;中西大西洋的墨西哥灣海域。
|
利用: |
主要以底拖網、流刺網及延繩釣捕獲。肝具大量之角鯊烯,可加工製成維他命及油;剩餘物製成魚粉。罕見魚種,魚皮常被拋光製成物品。
|
物種編號: |
395473 |
|
|
IUCN 紅皮書 CR A2bd |
 |
海洋物種 |
 |
原生種 |
|
|
|
推薦連結: |
臺灣魚類資料庫 世界魚庫 FishBase 台灣生物多樣性網絡(TBN) |
讀者回應: |
(iNa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