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gdom Animalia  動物界
 Phylum Chordata  脊索動物門
 Class Actinopterygii  條鰭魚綱
 Order Anguilliformes  鰻形目
 Family Anguillidae  鰻鱺科
 Genus Anguilla  鰻鱺屬
  Anguilla luzonensis Watanabe, Aoyama & Tsukamoto, 2009 呂宋鰻鱺(呂宋鰻;黃氏鱸鰻)
名錄提供: 邵廣昭   P. L. Lin 2012-03-22更新 修訂紀錄
分類樹   下載xml檔   下載本文檔   English Page   
同種異名:Anguilla huangi  異名明細
文獻:
陳義雄等(2011)臺灣淡水魚紅皮書。行政院農委會。台北市。84-86頁
張格詮等(2011)臺灣海域到底有幾種鰻魚。水試所電子報。66期
Teng, H.-Y. , Y.-S. Lin, and C.-S. Tzeng (2009) A new Anguilla species and a reanalysis of the phylogeny of freshwater eels. Zoological Studies v. 46 (no. 6): 808-822
Watanabe, Aoyama & Tsukamoto (2009) A new species of freshwater eel Anguilla luzonensis (Teleostei: Anguillidae) from Luzon Island of the Philippines. Fisheries Science (Tokyo) v. 75: 387-392.
形態特徵: 呂宋鰻和鱸鰻外觀極為相似,但是可以經由背鰭起點(d=吻端至背鰭起點的距離)至肛門(a=吻端至肛門的距離)之間的距離,和身體全長(t=全長)的比例[p=(d-a)/t(%)]來區分,呂宋鰻的平均比(p=11.2%;變化範圍為9.4%~12.3%,n=8)比鱸鰻的平均比值(p=16.0%;變化範圍為14.1%~18.1%,n=8)有所差異;以及背鰭起點位於脊椎骨位置,前者約第24節處,後者約第21節處。 
棲所生態: 呂宋鰻和鱸鰻同屬於體色具有許多斑塊的淡水域鰻魚。本種肉食性,幼苗於臺灣北部及中部野外有採獲記錄,成鰻則於蘭嶼有發現記錄。主要是在夏季裡洄游至菲律賓沿海地區,因此推估繁殖季節應該在冬春之際。在冬季發現的鰻苗數量則較少,繁殖場所在位置仍不清楚。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太平洋。主要在菲律賓呂宋島附近,臺灣及中國也有紀錄。 
利用: 本種在臺灣主要是混生於鰻苗洄游群當中。水產試驗所淡水繁養殖研究中心曾於2009年12月至2011年7月間,利用DNA萃取及序列的比對技術檢驗分別採自宜蘭、苗栗及彰化等地7梯次共405尾的黑鰻鰻線,測定出鱸鰻371尾(佔91.7%)、短鰭鰻30尾(7.4%)、呂宋鰻3尾(0.7)與西里伯斯鰻1尾(0.2%),可見本種數量並不多,同時在野外的成魚可能更少,但是在菲律賓原生的應該有相當大量的族群。 
物種編號: 395491
IUCN 紅皮書  IUCN 紅皮書 VU D2    魚類評估,2012:NT 魚類評估,2012:NT  臺灣紅皮書評估:DD 臺灣紅皮書評估:DD    海洋物種      原生種     
推薦連結:    臺灣魚類資料庫  世界魚庫 FishBase  台灣生物多樣性網絡(TBN) 
讀者回應:  提供物種資訊 導引至iNat提供物種照片(iNat)
 
回上一頁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