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gdom Animalia  動物界
 Phylum Chordata  脊索動物門
 Class Actinopterygii  條鰭魚綱
 Order Perciformes  鱸形目
 Family Gobiidae  鰕虎科
 Genus Stiphodon  枝牙鰕虎屬
  Stiphodon imperiorientis Watson & Chen, 1998 
                            明仁枝牙鰕虎(東方帝王;帝王枝牙鰕虎)
名錄提供: 臺灣魚類資料庫   Sz-Yi Tsai 2020-06-24更新
分類樹   下載xml檔   下載本文檔   English Page   
文獻: 台灣淡水及河口魚圖鑑(周及高,2011)
形態特徵: 背鰭VII, 9-10;胸鰭;臀鰭I, 10;體延長,前部為亞圓筒形,後部至尾柄側扁。背緣與腹緣為淺弧狀。頭部較為平扁,頭長約為體長的1/4左右。眼上側位,眼上緣突出兩眼間距,眼間距大於眼徑,眼間距約眼徑的1.5倍。吻圓鈍,吻長約與眼間距相等,吻端有一亮藍色的半月帶,與兩眼相連。口下位,口部呈馬蹄狀,上頷包被下頷,上頷可延伸至眼前部下方處。頰部與上頷帶墨綠色。體表上部亮藍色,體呈青黑色。體側具有7~9道不明顯的褐色橫斑,位於兩背鰭下方體表中央處~尾柄間。腹部為白色。體背有亮藍色的點斑約5~7個。具背鰭2枚,第一背鰭具有2~3道縱向點紋,鰭膜為青黑色,鰭緣亮藍色。第二背鰭亦具有2~3道點紋,鰭膜為青黑色,鰭膜有一道亮藍色的縱紋。胸鰭為長圓形,基底為亮藍色橫帶,胸鰭具橫向點紋,此點紋約有7~9道,鰭膜灰白色。腹鰭癒合呈吸盤狀。臀鰭與第二背鰭同形,基底長略短於第二背鰭,鰭膜為青黑色。尾鰭為圓形,具有5道的黑色橫向斑紋,下部鰭膜顏色較淺為灰色,接近尾鰭鰭緣之鰭膜顏色較深為青黑色,鰭緣為亮藍色,尾鰭基底有一黑斑。雄魚及雌魚的胸鰭鰭條上皆有點紋, 雌魚體側縱帶為拉鍊狀, 尾鰭的點紋較紫身枝牙鰕虎魚(S. atropurpureus)雌魚多而明顯。(2020/04/10周銘泰) 
棲所生態: 屬於兩側迴游物種,通常出現於清澈的小溪流中,但以中下游教為常見。在溪流瀨區、潭頭、潭尾處較易見。一般處於稍有水流的地方,底質為小石礫帶有細沙。具領域性,為底棲性魚類,不好游動。以藻類、浮游動物或小型水生昆蟲為食。 
地理分布: 本物種僅紀錄於亞洲地區日本、中國大陸以及台灣。2009年在台灣首度發現(周及高,2011)。 
利用: 小型魚類,不具經濟價值,但偶有商業採集作為水族館交易。 
物種編號: 395733
IUCN 紅皮書  IUCN 紅皮書 VU D2     海洋物種      原生種     
推薦連結:    臺灣魚類資料庫  世界魚庫 FishBase  全球海洋物種登錄資料庫  台灣生物多樣性網絡(TBN) 
讀者回應:  提供物種資訊 導引至iNat提供物種照片(iNat)
 
回上一頁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