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錄提供: |
臺灣魚類資料庫 Sz-Yi Tsai 2021-08-20更新
|
|
文獻: |
陳正平、詹榮桂、黃建華、郭人維、邵廣昭。2011。東沙魚類生態圖鑑。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出版。 |
形態特徵: |
體盤菱形,前緣微凹。體盤最寬處在體盤的中部稍前。吻略長而尖,稍突出。眼中大,突出。口小。尾細長;尾刺1枚。長大者沿著脊椎骨之位置具一列棘。背面淺褐色,邊緣顏色較淺;腹面淡白。紀錄上最重可達16.5公斤。卵胎生。出生時最大可達55公分,胚胎最初以卵黃為食,然後從母魟那裡獲得額外的營養。本魚種具有配對行為。(2021/7/1 黃世彬編修) |
棲所生態: |
棲息在大陸棚海域,通常接近珊瑚礁附近。以魚類、甲殼類和軟體動物為食。 |
地理分布: |
廣泛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海域,包括從南非到太平洋中部島嶼,北到日本沖繩群島的各地海域。臺灣目前僅發現於東沙島海域。 |
利用: |
一般被底拖網和延繩釣漁業捕獲。 |
物種編號: |
441390 |
|
|
IUCN 紅皮書 VU A2bd |
 |
海洋物種 |
 |
原生種 |
|
|
|
推薦連結: |
臺灣魚類資料庫 世界魚庫 FishBase |
讀者回應: |
(iNat)
|